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
与森林、海洋并称为
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今天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
主题是“湿地修复”
你对湿地了解多少呢?
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湿地
Wetlands
湿地的定义目前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定义来自《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Ramsar),即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的研究活动则往往采用狭义定义,即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底层土主要是湿土;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按照这个湿地定义,世界湿地可以分成20多个类型。
为什么要保护湿地
Wetlands
湿地支持着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湿地为数以万计的迁徙水鸟(如苍鹭)和众多陆生哺乳动物物种(如大象)提供着重要的栖息地,并且是其他迁徙哺乳动物(如鹅喉瞪羚、赛加羚羊)的重要水源。除此之外许多迁徙鱼类、海龟以及一些海豚物种也依赖于沿海湿地。40%的动植物物种在湿地中生活或繁殖。
湿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
湿地创造了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生计,也提供了芦苇和草等商品;
湿地还充当水源、净化器并保护我们的海岸;
湿地同时作为海绵抵御过量降雨和洪水,缓冲沿海风暴潮,并能在极端天气下保护家园: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天然碳库,湿地,尤其是泥炭地、红树林潮间带沼泽和海草床是高效的碳汇。
注: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我们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湿地
迄今为止,世界上近90%的湿地已经退化或消失,过去50年里,世界上消失了35% 的湿地。我们失去湿地的速度是森林的三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提高全球对湿地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
世界湿地日
Wetlands
出于对世界湿地的保护,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即《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在联合国第75届会议上,通过将每年2月2日确立为“世界湿地日”的决议。2021年,“世界湿地日”被联合国大会指定为联合国国际日。目前缔约方已发展到172个。我国于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成为公约第67个缔约方。
世界湿地日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以保护、明智地利用和修复湿地。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修复”,凸显了优先考虑湿地修复的迫切需要。
湿地保护,中国在行动!
Wetlands
2003年10月,国家林业局等9个相关部门共同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到2003年底,国家已经完成建设或正在建设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鄂尔多斯、达赉湖、辽宁双台河口、吉林莫莫格、向海、黑龙江三江、兴凯湖、扎龙等共30多处。
此外,2000年以来,通过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合理调度,有效地改善了这些湿地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我国还实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重点治理"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的污染,湿地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
2010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文件,还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602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和为数众多的湿地保护小区,湿地保护率达52.65%。
,时长01:08
《中国湿地》纪录片片段 来源:央视新闻微博
2022年末发布的《中国湿地研究报告》中指出,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41.2万平方公里,位居亚洲第一,《湿地公约》划分的42类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我国现有典型湿地植物1691种,其中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植物73种;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湿地植物370种,其中经济植物273种、环境保护类植物90种、种质资源植物80种;我国现有湿地水鸟296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鸟有91种。
湿地保护,需要你我他
Wetlands
中国湿地保护的显著成果,离不开一个个湿地守护者的坚守与付出。他们有的在黄河湿地义务巡护20余年;有的守护西溪湿地20余年,带着西溪湿地的清澈水体登上了《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有的在青海湖边建湿地公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地球之肾”。如果你生活在湿地附近,不如积极加入到湿地保护活动中,用行动和声音呼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除此之外这些行为也可以保护湿地:
湿地是淡水之源,日常生产生活中尽量节约用水,减少水消耗,避免湿地萎缩;
多参与植树活动,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森林具有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作用,也可以保护湿地。
了解湿地的知识,并利用社交媒体多宣传湿地和世界湿地日,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湿地的队伍中。
来 源:中国湿地官网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