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防火巡护。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思璇)随着春季气温不断回升、春耕农业生产活动的铺开和清明节的临近,生产、生活和祭祀等野外用火频繁,森林草原火险等级不断攀升。为此,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狠抓责任落实、督查检查、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火源管控等,多措并举织密防火网。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和各保护站先后召开森林草原防灭火暨安全生产会议,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目前,依托“林长制”,已建立了“管护中心、保护站、保护段、护林员”四级森林草原防火网格化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网格负责人、网格成员、网格员及其责任区域,基本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在整个森林草原防火期及春耕、清明前后,太子山保护区森林草原专业消防队实行24小时备勤,靠前驻防、统一管理、集中训练、全力做好火源管控、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整治、携装巡护等工作,做到了扑救力量、组织指挥和装备物资“三靠前”。各保护站先后组织了10余次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并定期对各类扑火器具进行保养,对无法使用的灭火装备进行了报废处理,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扑得灭”。
森林草原防火入户宣传。
隐患排查是消除火灾风险的重要举措。专门组织成立火灾隐患排查专项小组,每月定期深入林区,围绕重点目标、重点设施、重要区域、重点部位和重要人群,开展全方位、拉网式火灾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详细工作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实行闭环管理,确保隐患整改到位。目前,保护区已建成25套综合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同步巡航监测,运用科技手段全力扎紧“管控”之网。
各保护站在林区入口及主要通道设立关卡,严格执行“进山登记,出山检查”制度,加强对进山人员和车辆的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野外用火巡查力度,确保做到路上有人巡、沟口有人把、山头有人看,坚决将火源堵截在山下林外,对松鸣岩、槐山子、二郎庙等重点林区日查日巡、严防死守。清明前后,护林人员全天候、全时段巡查,将火灾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建立联防联控工作群,不定期组织会商研判,实现资源共建、信息共享,不断提升森林草原防火应急扑救工作合力。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