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长青保护区,雨水把森林酿成翡翠,海拔梯度将森林切割成温度迥异的育婴舱。我们的鞋底沾满泥泞的晨露,惊起一串窸窣,迎来了与五只雉类家族的不期而遇。在这片隐秘的育婴森林里,我们不禁感叹所谓的“雉类天堂”,不过是“家长们”的各显神通与永不歇息的觅食之路。
01 血雉
高海拔区域,在针叶林边缘、杜鹃灌丛、冰川遗迹、箭竹林下都可以找到血雉的身影。六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冷杉林边缘做调查,偶然发现两窝位于岩石下的血雉蛋,这是观察它们育雏的绝佳机会,于是第二天就布设了一台红外相机。但是天不遂人愿,杂草快速长高遮住了视线,只在布设后的几天内记录到了一次雌性血雉的活动。
岩石下的血雉蛋
好在遗憾在六月底被弥补,我们在原始林的冰川遗迹碰到了育雏的血雉夫妇,它们并不慌张,不紧不慢地将雏鸟引导至石缝中,然后小心地活动到远处高耸的岩石和树干上。
雄性血雉飞到树上引开威胁
我们着迷于雄性血雉猩红的面部和装饰着血红色斑纹的飞羽,紧跟着过去拍摄,后来才反应过来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据说为躲避天敌的追踪,它们会吞食雏鸟排泄物以消除气味踪迹。
02 勺鸡
低一些的海拔区域,紫色漏斗一样的华北耧斗菜正随风摇曳,色泽淡雅的四照花争相盛开。
由勺鸡妈妈带领,雏鸟们在路边的草丛中、竹林下埋头觅食,草本嫩芽、野生浆果和小型昆虫都在它们的食谱中。如果遇到巡护车辆,勺鸡妈妈会指挥雏鸟迅速隐匿到坡上草丛中或者树枝上,自己则踱步到路边,待雏鸟安全后再迅速隐匿到灌丛中。
03 红腹角雉
五月份曾遇到两只黄喉貂穿过路面,随后山坡上传来红腹角雉“呱-呱-呱”的叫声,我们也只能感叹大自然物竞天择的残酷。但是一个月后,我们在相近的位置偶遇了红腹角雉夫妇带着幼崽觅食,也许上次它们飞越枝头成功逃脱,还繁殖出了幼崽。
繁殖期雌雄同框的画面
这个家族很奇特,我们远远观察时发现,雄性昂首挺胸在路中央扇动翅膀,两只雌性在路边打架,这是交配季节的动作啊,为什么雏鸟都出来了还要这样呢?
“你们看,应该是两只雌性各自带着幼崽和已经离群的雄性在这里偶遇,然后打起来了,雄性正在调解呢!”向老师给我们讲解,大家相视莞尔一笑。等到红腹角雉发现我们,立马带着雏鸟飞到树枝上,看来上树确实是很实用的技能。
04 红腹锦鸡
六月的红腹锦鸡很是忙碌,它们一身“华服”,成为巡护路上亮丽的风景。时不时还能碰到正在换羽的雄性锦鸡,更添几分生趣。
换羽的雄性红腹锦鸡
巡护便道上,锦鸡妈妈边沿路觅食,边抬头望风;雏鸟在便道两侧来回溜达,暗淡的羽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如果林下光线比较暗,就很难发现它们。
雌性(上图)及幼崽(下图)
通常是红腹锦鸡的雌性在育雏,我认为并不是雄性不负责任,毕竟雄性如此艳丽,走到哪都能被瞬间发现,它要是带崽后果可想而知……此外,红腹锦鸡多会选择刺藤密布区域带领雏鸟觅食,利用棘刺形成物理屏障防御天敌。
05 环颈雉
到了保护区边缘的低海拔,尤其是社区周边,环颈雉随处可见,甚至在人头攒动的地方都能偶遇雌性环颈雉悠闲育雏。此时,油菜、小麦等作物进入收获时节,山茱萸林下、农田边都能看到它们觅食的身影。
结伴觅食的环颈雉幼崽
环颈雉能这样与人和谐共处,与人们保护意识的提升有着密切关系,但我认为它们才是最聪明的,谁又能否定这是它们自己的选择呢?
供稿:韩建亮
供图:韩建亮
编辑:师杜娟
审核:宁智刚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