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平
转眼间,我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工作已经30多年了,回忆过去,让人最难忘的是在基层保护站工作的那些年月。
我是1982年7月从陕西省农林学校毕业,怀着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为自然保护事业献身的一腔热情,来到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当时是:林业部佛坪自然保护区)报到后,我们一起来的3个同学,住进棉帐篷,其他职工住的是油毛毡搭建的简易房子,连宿带办,条件十分简陋,夏季室内闷热难耐,冬季寒冷。
我最初被分配到大古坪保护站。那是1982年8月初的一天,单位的帆布北京吉普车把我送到岳坝保护站,梁启慧陪我一起去大古坪。我们背着行囊,走在通往大古坪站的羊肠小道,蜿蜒的小道十分荒凉,丛生的杂草,比人还高,牛虻苍蝇“前呼后拥”,耳边就像是过飞机一样嗡嗡作响,人俩边走还要用树枝和竹梢不停 驱赶。白马梁这边是漫长的上坡路,走的人两腿发麻,梁下是陡坡,只能一路小跑,想站住休息会都不容易,大约3小时后终于到达大古坪站,已是汗流浃背。
那年,在保护站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是大古坪保护站,第二站第是龙潭站。在大古坪站期间(1982年8月-1986年9月),住在是石头房子(连宿带办),晚上照明用煤油灯,清晨起来,鼻孔都是黑的。一年四季,多半时间吃的是四季豆洋芋(夏秋吃的新鲜四季豆和洋芋,冬春吃的晒干的四季豆和洋芋片),新鲜蔬菜吃的很少,到现在还很怀念闵嫂做的四季豆汤洋芋!
站上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十分的贫乏,无非是下象棋、打乓乓、打篮球,、各种《日报》纸,我们全当阅读月报歌者期刊。
由于交通不便,通讯只有唯一的一部串联电话。所以每次上站,至少要在站呆上两个月,有时可能半年多才回一次局机关办事或休假。
在龙谭子保护站时,交通依旧不便,每次回局,都是自己背着行李,从站后的二台子,翻山越岭,从石堰沟出来到108国道,徒步到局机关。
那年,巡护清山
在大古坪保护站工作时,几乎每年都要组织1-2次为期7-10天的大清山活动。记得曾两次由我亲自带队,组织了十多人,每人至少背着20斤以上行李,浩浩荡荡去西河黄桶梁进行巡护大清山。由大古坪站到黄桶梁要蹚水过几十道河,河水冰冷刺骨。有的地方没路,还要从石崖边攀爬过去,十分危险。大约要走70余里才能到达。
每次大清山活动,主要是对介树梁、烂店子梁、黄桶梁、财神岭、大白河等处进行全面的巡护和清山活动,成绩也是大大的,清除新旧钢丝套几百根,毁坏地弓、闸板多处。有效地清除了危害野生动物的隐患。
那年,森林资源清查
1986-89年,由我主持组织参与了陕西省森林资源清查设在我局辖区的13个样地和500株林木生长量调查任务。记得两次去介树梁调查之前,是先轧营月亮坪,由于没有路,只能走山沟和山脊,所以只带了四个人吃两顿的方便面和钢筋锅,当天只能到达介树梁找到样地。
喝找一片湿土,刨成坑,坑里的渗水,就是我们的生活水源。晚上在大石头下面铺上松花竹,合衣轮流睡一晚,三惊夜半,时不时听到动物的叫声和鸟鸣。第二天样地调查完,紧赶慢赶,回到月亮坪时天色已晚。
让人最难忘的是,1989年夏天在黄桶梁进行样地调查,调查任务快要结束时,下起了连阴雨,河水在不停地上涨,回不了保护站,粮菜不济了。多亏收缴了非法安夹下套人的枪支和粮食,吃到最后两天,只能白米饭加食盐,再放点熟菜油,让人难以下咽。最后一天,早上吃完饭后,几乎是弹尽粮绝,把剩余的面粉做成馍每人一块,作为干粮,背着行李蹚水过河,由于河水涨,过河困难又十分危险,我们手拉手,用绳子把每个人连在一起,河水基本有半人深,好几次差点把人冲倒,有的河段水太深,无法通过,我们就翻山爬石崖,一路上惊险不断,最终是有惊无险,天黑之前到达了大古坪保护站。
今年,保护站变样了
汗水与未来
弹指一挥间,37年一晃而过,青春年少的我,已是两鬓斑白。37年来,我跑遍了保护区的山山水水,付出了艰辛、汗水和青春,也取得了不少成绩。我无怨无悔,始终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热爱佛坪自然保护区,热爱自然保护事业。
感谢佛保给我这样一个平台,使我的人生更加有意义!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发挥余热,为自然保护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