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思明
据报道,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受此双重影响,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地旱情快速发展,耕地受旱面积967万亩,83万人供水受到影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7~5.7米,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长江南京站水位持续下降,8月9日最低潮位3.92米,列历史同期第二低水位,长江航道全线水位与往年同期相比,平均偏低4.1米等。而根据气象水文预测,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还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
这说明旱涝无常是普遍规律,长江流域并不总是降雨多、水丰沛,也有如同黄河、海河流域一样喊渴的时候。不同的是长江流域用水模式和产业体系建立在南方湿润气候条件下,黄河、海河流域用水模式和产业体系建立在北方干旱气候条件下,面对少雨高温导致水饥渴时,南方可能更加脆弱,受到的影响更大。最近,有关部门启动长江流域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各受旱区域、行业全力做好抗旱保饮水、保灌溉、保航运等工作,一些地方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的原则,安排生活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等,似乎形势还有些紧张。
事实表明,长江并非水的聚宝盆,谁也不能保证长江老是丰水。然而,现在外调长江水的项目那么多,除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线工程外,安徽有引江济淮、陕西有引汉济渭、云南有滇中调水,有关部门和专家还在积极推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尽快上马,流域内还有江苏的引江济太、湖北的引江济汉等,这是对宣传比较多的自长江调水项目的不完全列举。可是,长江真的有那么多水可以外调吗,出现旱情长江水也管不了长江流域用水时,长江又该从何处调水补缺呢。
必须看到长江水也是有限的这个自然大背景,长江来水不会随着异流域调水增多而增多,长江流域也不可能因为向北方调水而不会发生旱情。如果自长江流域调水不加节制,继续推进一系列重大引水调水工程建设,真正“形成长江流域向北方战略性输水通道”,跨流域建立依靠长江水的用水模式和产业体系,是不是很危险呢?届时长江流域丰水年、丰水期当然好说,可自然界有涝就有旱,遇有严重旱情长江流域来水出现入不敷出的极端情况,已经人为形成对长江水依赖的北方又该怎么办,如果南北方水需求都吃紧,便是无益于国家整体的发展了。
北方地区水更少亦是客观事实,但历来如此并非今日始。回顾过往黄河流域就是在完全不同于长江流域多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理景观、风土人文、自然物产尽显地域特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聪明才智、当代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以及巨大的节水潜力,总是可以令水少的自然禀赋不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为恢复相继干涸了的黑河尾闾东、西居延海,在上游甘肃河西地区加大水资源管理和节水技术应用,确保黑河正义峡以下历史流量,没有影响河西地区加快发展的步伐,居延海也相继恢复明水面,类似事例应该有很多。
看来,很需要依据《长江保护法》关于“国家对跨长江流域调水实行科学论证,加强控制和管理“的规定,立足于长江流域也会发生旱情、长江水也会变少的事实,统筹考虑自长江调水的总体规模,避免南水北调工程多点开花。这也完全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有关“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要求。
客观地看,地球上没有那种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是均衡的,尤其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甚至微地貌的不同,各地降雨量差别更大,这是事物的多样性,也促使人们因地制宜、化害为利,寻求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北方的发展还是要立足于北方的水情,适当的南水北调接济北方是可能的,但想均衡南北方水资源显然办不到,也是有害的。北方发展不能建立在长江由水多变水少上,否则把长江也变成“黄河”,而黄河还是原来的黄河,那问题就大了。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