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山含笑,鸟鸣啁啾。在第44届爱鸟周之际,长青自然保护区邀您共赏《汉江湿地的鸟儿们》,以身边的飞羽之光,窥见生物多样性之美。今年,我省的宣传主题为“加强鸟类资源保护,推进美丽陕西建设”,愿你我携手,化作托起羽翼的微风,与鸟儿同享这片蓝天碧水。
汉江又称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的宁强县嶓冢山。温和湿润的气候、充沛的降雨量,为汉江湿地带来了勃勃生机,越来越多的鸟儿栖居其间,彰显了湿地之美与生命的活力。
汉江湿地上空轻盈飞翔的精灵——红嘴鸥
每年的初冬时节,远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们便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南迁之旅。伴随着凛冽的寒风,它们一路向南,飞抵位于秦岭南坡的汉中盆地,在这里度过整个冬天。
微波荡漾的江面上,成群结队、自由飞翔、高声鸣唱的红嘴鸥,让宁静的汉江在冬日里焕发出别样的生机。漫步在汉江岸边的游人被这热闹的场面吸引,纷纷停下脚步,挥舞着双手,热情地迎接这来自远方的朋友。
自2008年冬季起,红嘴鸥已经连续17年飞抵汉中天汉湿地越冬。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这些可爱的鸟儿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在水面上轻盈地掠过,它们的鸣唱和游人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而游客们则兴奋地拿出手机或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
汉江湑水河中游弋的“活化石”——中华秋沙鸭
中华秋沙鸭是一种古老的鸭子,是第三纪冰川期后遗留下来的物种,已在地球上生存了1000多万年,被称为“水中活化石”。因其数量极其稀少,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
在汉江湿地,我曾多次见到过它的近亲——普通秋沙鸭,每次遇见都幻想着“什么时候把这个‘普通’换成‘中华’就好了”,这更加深了我想要遇见中华秋沙鸭的念想。直到2022年12月30日,对于我来说,这是极为幸运的一天。在汉江支流湑水河中,我终于如愿见到了心心念念的中华秋沙鸭,一共6只,2雄4雌。
虽然普通秋沙鸭和中华秋沙鸭同属鸭科秋沙鸭属,但不同的是,中华秋沙鸭雌雄均具飘逸的长冠羽,胁部祥云一般的鱼鳞状斑纹更是赋予了它独特的高贵气质,令人啧啧称奇。
在食性的选择上,秋沙鸭属鸟类有别于大多数其它鸭类,它们擅长捕鱼,不像大部分鸭子以素食为主。秋沙鸭的喙扁长而尖,上下喙两侧还长有锋利的锯齿状牙齿,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即便是泥鳅、黄鳝等体表黏滑的鱼类,在它们面前也在劫难逃。
中华秋沙鸭喜欢栖息于缓流的河湾与奔腾的急流相互交替形成的忽宽忽窄的水流中,而且要求河流水质必须非常清澈,通常水上需有露出的石头或沙滩供其休憩。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陕南汉江流域正逐渐成为中华秋沙鸭重要的越冬地。截至目前,汉中的西乡、佛坪、洋县、城固等地均记录到中华秋沙鸭越冬的身影。
湿地芦苇丛中的小精灵——棕扇尾莺
每到秋冬季节,汉江湿地边的芦苇丛便会褪去夏天的绿色外衣,变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小生命。
在一个明媚的秋日清晨,我在汉江边一片开阔的芦苇地边缘散步。突然,一阵清脆而急促的鸟鸣声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停下脚步,仔细聆听,声音来自不远处的芦苇丛。我缓缓靠近,发现芦苇丛中有几只小巧的鸟儿正在枝叶间跳跃。过了一会,一只鸟儿突然跃上枝头,大声地开始鸣唱,给了我一次绝佳的观察机会。只见它的体型纤细,身长仅10厘米左右,羽色以棕色为主,背部有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长长的尾巴,展开时像一把小小的扇子,随动作轻轻摆动。综合这些特征可以判断它是扇尾莺属的小型鸣禽——棕扇尾莺。
我静静地观察了几分钟,直到它消失在芦苇丛深处。
湿地浅滩处的东方宝石——朱鹮
朱鹮是一种极为珍稀而美丽的鸟类,体态高贵优雅,体羽白里透红,宛如美玉。飞行时展开粉红色的双翅,如红霞飞舞,素有“东方宝石”“吉祥之鸟”等美称。
朱鹮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然而,由于栖息地丧失、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朱鹮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直到1981年,全球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被发现于陕西省洋县姚家沟的山林中。
经过四十多年的精心保护和恢复,朱鹮的种群数量从刚开始发现时的7只达到了现在全球的万余只;同时,朱鹮野生种群的栖息地范围也从刚开始时的不足5平方公里达到了现在的1.6万平方公里。
在汉中十余年的观鸟经历,也让我对朱鹮保护取得的巨大成效有着更深的感触和认识。十多年前,想要一睹东方宝石的真容,最好的去处便是洋县华阳镇。那时候的我才刚刚踏足观鸟的道路,经常在华阳遇到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鸟友来欣赏和拍摄朱鹮。而今,到华阳专门来寻找和拍摄朱鹮的鸟友越来越少了,原因自然是得益于自然保护的成效,让朱鹮的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实现了“双增长”。
今天,地处汉中城区段的天汉湿地公园,即便是来此休闲散步的普通人,也能轻而易举地欣赏到国宝朱鹮的英美身姿。“快看,那边飞的是一只朱鹮”,游人手指着天空中飞翔的大鸟兴奋地对同伴说道。如今,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天汉湿地公园上演着,是名副其实的市民“幸福园”。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为全球近20%的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对于这些鸟儿们而言,湿地就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而,保护城市周边的湿地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身边这些美丽可爱的“精灵”!
供稿:周勇
供图:周勇
编辑:师杜娟
审核:郭明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