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做法 > 理论研究 > 正文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
 

内蒙古包头市湿地资源现状

媒体:原创  作者:灞上人家
专业号:灞上人家 2015/2/2 9:26:29

内蒙古包头市湿地资源现状

包头市林业局局长李丹夫

    按照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内蒙古自治区湿地资源调查报告,包头市湿地总面积为9.36万公顷,占包头市国土面积的3.34%。其中:河流湿地31538公顷,湖泊湿地6941公顷,沼泽湿地51348公顷,人工湿地3767公顷。

一、湿地保护形势严峻

    黄河湿地是包头市的重要标志。包头处于黄河流域上游,黄河湿地紧邻城市,属于稀缺的内陆半干旱高纬度黄河湿地,具有多样的湿地类型和原生的湿地生态系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并且是全球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污染排放、开荒耕种、私挖乱建等破坏活动导致了黄河湿地土壤板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物种数量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等不良后果。

    达茂旗腾格淖尔湿地是荒漠高原的内陆湿地,周边是内蒙古中部地区少见的非地带性草甸草场和湿地区域,是包头市十分珍贵的湿地资源。由于近年来气候干旱,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农业年用水远超地表可利用水,导致地表径流减少,距腾格淖尔40公里处已经断流,腾格淖尔湖底和40公里的断流处起沙严重。上世纪90年代左右,腾格淖尔还有相当的水面,而今,湖面干涸,以水为生的水生生物从湖内消失,一些以此为生的候鸟和留鸟失去了生存的家园,导致留鸟迁徙,候鸟从迁徙路线失去了遗传的记忆,更不用说大型哺乳动物纷纷离去。昔日的生物多样性集聚中心,成了当今牧民的草场。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在包头市起步较晚,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已经导致了湿地的严重萎缩和生态退化,由此导致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湿地萎缩导致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在一些重要地区抢救性实施保护与恢复工程,尽快改变局部生态环境,缓解由于湿地退化导致的生态问题,全面提升湿地保护能力,对进一步维护包头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充分发挥湿地功能,促进包头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湿地保护开展的工作

    近年来,包头市把加强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相关保护决定,启动实施了“山北草原、大青山森林、黄河湿地”三大生态体系建设工程,扎实有力地推动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包头市已设立国家级湿地公园(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1处、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南海子)1处、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腾格淖尔)1处。

    从政策层面上入手,搭建完善的湿地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湿地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切实把湿地保护工作由临时管制上升到了政策法规层面。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包头市湿地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为包头市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导。2008年《包头市南海子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正式公布施行,标志着包头市最具代表性的黄河湿地之一——南海子湿地保护工作上升到了法规层面。2010年《包头市湿地保护条例》正式公布施行,标志着包头市湿地保护整体工作全部进入了法规规范层面。

    从规划层面上入手,打造科学的湿地保护规划布局体系。在加强湿地保护与建设工作中,市政府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原则不动摇,确保湿地保护与建设工作按规划有序有效推进。2007年启动了黄河湿地规划编制工作,2008年《包头市黄河湿地概念性规划》经市政府讨论通过。概念性规划重点搭建了“一廊三带七景区”的构架。“一廊”即165公里以堤代路的生态游览走廊,它既是一条防洪抢险通道,又是一条沿黄湿地景观的主轴线。“三带”即黄河堤坝以南退耕退牧还泽还草保持原生态,形成河道湿地天然景观带;堤坝至堤北100米范围,对原有湿地、草场全面保护,建设绿化防护带;堤北100米至3公里范围,拆除违章建筑,搬迁和禁止新建影响湿地项目,整合村庄,恢复和扩大湿地面积,形成田园湿地风光带。“七景区”即重点建设昭君岛、小白河等一批湿地景点、景区。配合概念性规划的实施,包头市又组织编制了《包头沿黄湿地城区段保护利用控制规划》,《包头市黄河湿地修复规划》,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

    从建设管理上入手,形成可持续的湿地保护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湿地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成立了湿地保护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湿地保护与建设工作。扎实开展湿地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黄河湿地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违法建筑进行了清理整顿。共拆除砖窑26座,非法建筑6处,鱼餐馆18家,乱搭乱建建筑物全部取缔。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扎实推进各项项目建设。投资8.5亿元,完成了黄河湿地城区段路坝一体工程57公里;建成穿堤坝湿地补水工程4处,投资8.6亿元,开挖小白河湿地土方2157万立方米,新增湿地水面7平方公里。

    从项目申报上入手,加快湿地保护建设步伐。一是积极申请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共计1400万元,其中2012年申请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小白河片区保护补助资金400万元;2013年申请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昭君岛片区保护补助资金200万元;2014年腾格淖尔自然保护区保护补助资金300万元;2014年九原区湿地保护奖励资金500万元。二是加快包头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2012年,内蒙古包头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组织的专家论证咨询,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国家林业局批准。三是积极向自治区申报包头市南海湿地遗鸥栖息繁育地生境营造技术示范项目,申请《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100万元。四是积极申报《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小白河片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项目和《包头黄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361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43万元,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五是积极申报《内蒙古南海子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建设项目》,该项目国家投资668万元,用于湿地保护区保护站、监测站、鸟类观测塔、界标、界碑等设施建设及栖息地恢复。

三、湿地保护成效

    湿地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通过对沿黄湿地排污、生产企业的清理整顿,特别是南海子经过三年的底泥疏浚、换水、生态修复以及东河区切断流入南海子的污染源等治理措施,湿地水质大幅提高。据有关部门测定,南海子水质由劣五类水质变为可饮用三类水质。透明度由原来的5~10厘米变为50~60厘米,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湿地鸟类和过境候鸟数量增多。据专家考证,包头市2010年鸟类统计数量由1992年的鸟类调查报告中记录的77种增加到201种,增加了124种,属于国家级保护鸟类2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珍禽有遗鸥、黑鹳,属于国家ⅱ级保护的珍禽有大天鹅、疣鼻天鹅、白琵鹭等26种。

    侵占湿地行为得到有效控制,湿地生态功能得到增强。2008年以来,下大力气清理了沿黄湿地砖厂、违章建筑及废品、建筑垃圾。通过自然恢复和蓄滞洪区建设,湿地面积在原有基础上明显扩大,湿地水系的涵养水源、蓄洪抗旱、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得到明显增强。

四、湿地保护工作对策和建议

    建立完善的湿地保护投入机制。资金投入是做好湿地保护工作的保障和必要条件。目前,包头市湿地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科研监测及日常管理等都需要资金保障。要尽快建立湿地保护管理专项资金,并依法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以确保包头市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制定合理的湿地生态补偿政策。针对目前湿地保护与农民耕种矛盾较为突出的问题,为提高农户退耕还湿的积极性,根据包头市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退耕还湿政策,彻底解决土地纠纷问题。

    完善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针对包头市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起步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机构。

    加强湿地保护宣传工作。加大湿地恢复和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各类宣传活动,特别是抓住每年的世界湿地日及爱鸟周等活动契机,大张旗鼓地宣传湿地保护的深远意义及取得的成效,增强民众自觉保护湿地的意识。

    湿地保护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正如今年湿地日的主题,关系到我们的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湿地,让我们的湿地水更清,鸟更多,景更美。

阅读 9319
会员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