蝽类发育属于“渐变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完全变态,这使得蝽类昆虫的若虫期和成虫长得基本差不多,只是缺少翅膀和生殖器官,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蝽类的若虫与成虫相比,是不能飞的缩小版。一般的蝽类若虫期为5龄,这里的5龄不是5年的意思,而是说它们要进行5次蜕皮才能变成成虫。
△七月的草尖上,小家伙正在感受杨家沟夏天的清凉。它是一只缘蝽科的若虫,全身棕褐色,以植物汁液为食,旁边叶片上星星点点的小黄斑,很可能就是它取食留下的痕迹。
△不一会儿,另一只缘蝽科的若虫也爬上了叶片。同样它还没长出翅膀,前胸背板和足部的叶状凸起也还不明显,但已经初具成虫的形态。
△吃饱喝足的龟蝽若虫完成了生命中的又一次蜕皮,青翠的叶片上,一张空皮囊和醒目的虫洞,无声地诉说着它生命的过往。
△八月份的杨家沟艳阳高照,我正在叶片上拍一只长足虻,突然感觉叶片下面有东西,翻过来一看,整个叶片下面密密麻麻全是同蝽的若虫,它们正被突如其来的惊扰吓得四散而逃。
蝽类若虫虽然不具备飞行能力,但聪明的它们深谙以量取胜的生存法则,通过聚集行为来维持种群的壮大。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通过聚集,使一些捕食者望而生畏。另一方面,即使捕食者发起进攻,它们也会第一时间释放信息素分散逃跑,让对方一时无从下口,悻悻而归,等到风平浪静之后,再通过信息素聚集在一起。
△九月的杉树坪,微风徐徐,沁人心扉。一只碧蝽属的若虫循着阳光爬上植物顶端,碧蝽属的若虫大多以绿色为主基调,夹杂一些形态各异的黑斑,这样的穿着打扮让它们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以躲避天敌的捕食。
△不同时期,碧蝽属若虫的样貌也不一样,这一只已经和成虫有些类似了。数亿年的演化,让碧蝽属成员和寄主植物的颜色达到了高度一致,甚至有时候它们会将自己身上的斑纹与叶脉相重合,高度伪装成叶片的形态。
△瞧,一只幼小的蝽若虫爬上了宽大的植物叶片,轻盈的体态与肥厚的叶子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于刚刚孵化不久,还不是很好区分它的种类,也许是一只姬蝽若虫吧,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知道答案,可以一起探讨。不过,透过那晶莹的身躯,甚至可以看到叶片的颜色。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