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捕食者,我们第一反应多为一些如虎、豹、狮子等大型猫科动物,今天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
“虫”头说起,让我请出今天的主人公——猎蝽。
提到蝽,是否你头脑中第一反应放屁虫、臭大姐?它们遇到威胁时候会释放特殊的臭味,通常人们会以为这是它放的屁,其实不然,蝽类昆虫具有臭腺孔,多位于胸板两侧,遇到危险时能从其中分泌臭液,在空气中挥发,进而形成臭气,当鸟类、蜥蜴、蜘蛛等一些天敌闻到这个气味会敬而远之,就此作罢,这是蝽类昆虫特殊的防御手段。
猎蝽是半翅目蝽总科的一类陆生昆虫,在世界各个的角落都有它的踪迹,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想象出它是一个成功而出色的猎手,以至于种群之庞大、分布之广泛。猎蝽家族巨大的成功在于它高超的捕食技巧与生存智慧,它们性情凶猛,身体敏捷,具有很强的捕食性,通常捕食鳞翅目、鞘翅目幼虫为主,也会以体壁坚硬的昆虫为食,甚至会捕食比自己体型大的昆虫,曾有人将猎蝽和黄边胡蜂关在一起,结果黄边胡蜂被猎蝽吸食的干干净净,毫无还手余地,所以不要以为它们“欺软怕硬”。
咱们先谈谈猎蝽的捕食技巧,猎蝽捕食猎物时,先会用它们的嗅觉器官触角,掌握周围环境状况,锁定目标后,会用一种轻快且不规律的步伐靠近猎物,营造一种微风拂过的情景,降低猎物的警戒心,一旦猎物在攻击范围内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出击,扑向猎物,用前足死死抱住猎物,将它们那钢针一般的长喙毫不留情的刺进猎物的身体内。这时,猎蝽会将含有消化酶的有毒唾液注入猎物体内,这种唾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会将猎物的内脏组织无情液化分解,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一分钟左右,之后猎蝽会慢慢吸食它的美味,取食过后通常只会留下一张猎物的空壳。通常采取这种捕食方式生物的口器内会同时拥有彼此不相通的注射器和吸食器,但猎蝽的喙既是注射器又是吸食器,这大大提升了它们的捕食效率。看到这里你是否还会被猎蝽其貌不扬的外表所蒙骗,是否会对它特殊捕食方式所感叹。所以,咱们在野外看到猎蝽不要轻易招惹,被它咬上一口虽不会让我们被分解液化,但可会让你被咬部位疼痛、肿胀很久。
更有趣在于猎蝽的智慧,这不得不提到它们的军师——荆猎蝽,它熟读兵法,将三十六计运用的出神入化。荆猎蝽通常以蚂蚁为食,若虫时期在吸食蚂蚁后会将众多蚂蚁干瘪的尸体背在背上进行伪装,其中还会掺杂一些泥沙、叶片、小石粒等。这样做的原因有三,第一个原因是能使他们成功逃过鸟、蜥蜴和蜘蛛等天敌的猎捕,及时不幸被抓住后,它们会弃掉背上的伪装,弃军保帅,上演一出“金蝉脱壳”。第二个原因是,通过这样的伪装,蚂蚁会认为进行伪装后的荆猎蝽是它们的同类,这样荆猎蝽可以很方便的混入蚁穴,找到蚁后,吸食她的汁液,上演一出“瞒天过海”。第三个原因是可以让它们进行彼此辨认,防止同类相残。怎么样,有没有为小小的猎蝽所彰显出的智慧所感叹?
最后,附上我在华阳拍摄到的环斑猛猎蝽图片,这是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在一起的图片,卖个关子,你先猜猜它们的性别。现在公布答案,环斑猛猎蝽雄性个体身体小于雌性个体,而且前翅显著超过腹部末端,这是辨别它们性别的一大特征,对了,所以这张图片是雌性个体背负着着雄性个体,看来环斑猛猎蝽雄性个体貌似不太具有绅士风度。关于猎蝽的故事,咱们今天就谈到这里,如果你意犹未尽,那么咱们下次再聊。(文/图 单国玉)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