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普宣教 > 正文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
 

褐河乌观察记

媒体:原创  作者: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专业号: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2024/6/17 17:35:11

在美丽的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分布着众多的溪流,在这里生活着一种特别的鸟类——褐河乌,我们经常可以在看到它们沿着溪流欢快的鸣叫着,快速地从眼前一掠而过,宛若一道闪电。这一神秘的鸟类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便一直留心着观察这个褐色的小精灵。这次在广货街保护站工作期间,我有机会对褐河乌有了一个深入的观察。

观察褐河乌育雏

4月上旬的一个清晨,温暖的阳光从广货街保护站青翠的竹林撒了过来,清风摇曳着竹叶,点点光斑如同耀眼的星星散发着光芒,早起的鸟儿在竹林间开始了一天的生活,虽然看不清竹叶内的情况,但闻鸟儿唧唧啾啾声不停,说明鸟儿的巢穴就在这里。几只珀氏长吻松鼠在竹林间嬉戏。墙外潺潺的溪流声如一曲优美的旋律连绵不绝,这是一个宁静美好的清晨。

褐河乌亚成体在溪流边的大岩石上等待亲鸟喂食

褐河乌亲鸟给雏鸟喂食

这时,静寂的早晨忽然被花墙外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我悄悄靠近河岸边的花墙,循着鸟鸣声看去,只见河道间有一只褐河乌正在河流中央一块裸露的大岩石上,急促的呼叫着。这只褐河乌和平时看到的有所不同,灰褐色的羽毛间还有花纹,原来是一只褐河乌的亚成体。它的体型和亲鸟想比,已经差不多大了,甚至比亲鸟看着还要大个一圈。这只褐河乌雏鸟在岩石上张大了嘴巴,不停地呼唤着亲鸟,而亲鸟正在它不远的河里忙碌地捕捉着水中的虫子。等捕获的差不多了,就急急忙忙地飞回来,给雏鸟喂食。原来是褐河乌正在捕食育雏,只见亲鸟来来回回,一刻也不得停歇,场面十分温馨。这种褐河乌的育雏行为在我以前的观察中比较少见,这是头一次近距离观察到。

褐河乌雏鸟不停呼唤,张大嘴等待亲鸟来喂食

爱翻“白眼”的褐河乌

这只褐河乌亚成体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飞行能力,就在亲鸟周围10米范围内活动,但是很少下水,它的羽毛还没有换,不像它的亲鸟那样具有防水功能。而褐河乌亲鸟的体型大小在20厘米左右,全身都呈现深褐色,包括喙和脚,当地人也把褐河乌称为“水老鸹”,它鸣叫的时候,尾巴时不时翘起来。亲鸟不时潜入溪水下捕食,偶尔会在溪水边的岩石上歇息片刻,整理一下羽毛,这时你会发现褐河乌会突然翻一个白眼,原来褐河乌的眼睛还有一层其他雀形目没有的特殊的白色薄膜——“瞬膜”,专门保护它的眼睛保持湿润。

褐河乌亲鸟正在“翻白眼”

褐河乌的繁殖期在4月至7月间,通常一次产卵4—5枚,形状如梨的淡黄色卵钝端有条状的乳白色圆环。经过15天左右孵化出雏鸟,雏鸟在巢里待上10多天后就要离巢,跟随亲鸟活动。亲鸟把雏鸟安顿在河边浅滩或富有小石头的地方,然后到河中捕食,带回食物喂给雏鸟。几天后,“翅膀硬了”的雏鸟会好奇地探索周围环境,离开亲鸟安顿的地点。渐渐长大的雏鸟很快就可以跟随亲鸟开始尝试着自己捕食了。

褐河乌是潜水健将

褐河乌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鸟类。褐河乌拥有着与其他雀形目鸟类相同的喙和爪,但它以河流为生,甚至不会到河道两旁的树枝上栖息片刻。它的领地就是清澈的小溪,不断在属于自己的河段来回飞行巡视,它会在河道两旁的岩石洞穴里筑巢。

独特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褐河乌良好的水性,更是被称为没有脚蹼的潜水健将,或者更准确的说褐河乌捕食的时候是在水下健走。褐河乌一头扎下去,可以在水下连续捕食几十秒,行走十几米。在水下活动时,褐河乌没有像企鹅在水下煽动翅膀,也没有生出其他水鸟一样的趾间蹼来划水,但它捕食时却可以水下灵活游动行走,用它尖锐的喙在岩石缝隙之间寻找蜉蝣等水生昆虫的幼虫。褐河乌的食谱中,不仅有水生的石蛾幼虫、鳞翅目和毛翅目等昆虫,也有少量漂浮在水面的植物种子及小河虾等底栖动物,幸运的话有时它们还会捕到小河鱼。

褐河乌正在水底捕食,是潜水健将

褐河乌主要生活在清澈而多岩石的森林溪流中,它们对水质非常挑剔,对水的依赖性极强。它们不会高飞,就喜欢在河面上方两三米的高度沿河飞行,飞翔速度很快,而且边飞边发出清脆而响亮的鸣叫声。它们从一个喜欢的地方飞到另一个喜欢的地方,这样飞来飞去。它们的停落点比较挑剔,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会停落,只有认准的点才是它们的落脚点。

广货街保护站花墙外的这条河流是流经广货街镇的旬河上游,最终汇入汉江。这里的河流清澈、也不湍急,海拔在1150米,河水中的水生昆虫丰富,特别适宜褐河乌的生长,褐河乌的好邻居还有红尾水鸲等鸟类,但是它们却没有潜水的本领。

褐河乌是雀形目河乌科鸟类,中国有两种,河乌和褐河乌,褐河乌的体型更加娇小一些。褐河乌在保护区属于留鸟,一年四季皆可见到褐河乌的身影。即使在冬天,它们也能像夏季一样潜入水中,觅食水中越冬的昆虫和其他水生动物。褐河乌性格孤僻,通常单独活动,有时也成对活动,但很少见到4只以上集群活动。

我这次观察到的是一只成鸟只负责喂养一只雏鸟的情形。查询资料,许多观察记录也是如此,那么其他的雏鸟命运如何呢?我就在猜想其他孱弱的雏鸟是否已经被遗弃,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并不少见,毕竟只有强壮的个体才能更好的生存,这大概就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吧。(文 图/郭朋勃)

阅读 1586
会员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