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做法 > 心得体会 > 正文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
 

100头斑海豹幼崽被盗反映出哪些保护问题(三)

媒体:原创  作者:陶思明
专业号:陶思明 2019/2/18 17:04:55

陶思明

4、斑海豹保护理念存在偏差。研读有关部门发布的《斑海豹保护行动计划(2017—2026年)》,还是一以贯之在不遗余力强调旗舰保护物种的人工繁殖、迁地保护,无不过换成斑海豹罢了。如基本原则中的有关表述:“通过完善斑海豹专业救助体系,开展豢养斑海豹身份标识和谱系构建、推进人工繁殖技术优化等技术措施和保护行动,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技术规程和管控指标,达到对野外斑海豹种群保护和豢养斑海豹群体管理的协同一致。”“鼓励有资质的机构开展斑海豹人工繁育和野化训练等工作。”行动目标中列有“制定和完成《斑海豹驯养繁殖行业标准》”“建成3~4个斑海豹繁育中心”“完成全国范围内的豢养斑海豹的谱系构建”“建立和完善斑海豹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体系”“通过栖息地保护、人工繁殖个体放归野外等手段实现斑海豹种群的逐步恢复”等。重点工作中有并行于“开展斑海豹资源和栖息地保护”的“推动斑海豹迁地保护”,包括“行动5 构建斑海豹人工繁育群体,探索野生种群恢复”;“行动6 加强对豢养斑海豹的管理”等。

《生物多样性公约》阐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要求,是就地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维持和恢复物种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群体。”我国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了以就地保护为圣神使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面积国土占比达15%,大家都公认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许多有效防范开发破坏、自然生态欣欣向荣、珍稀濒危物种趋稳向好的实例大多也都来自自然保护区,国家正通过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进一步完善提升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的各种形式的就地保护。辽宁是环黄渤海建立海洋海岛和滨海湿地类自然保护区比较多的省份,即使有对包括斑海豹繁殖地等野生动植物重要生境覆盖不到位的情况,完全可以通过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进一步完善提升,使就地保护的保护性和保护力在地理空间上是充分的、科学有效的。因此,斑海豹在已经开展多年就地保护且必然会进一步加强的同时,是否需要同歩进行人工繁育、迁地保护,非常值得商榷,就这次一地居然有上百只斑海豹幼崽可供盗窃看,只要把就地保护工作做好,实现斑海豹物种可持续生存发展的保护目标是有充分把握的。

而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不仅直接否定以就地保护为崇高历史使命的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地体系,更直接以活生生的野生动物生命体为工作对象,深入生命过程,严重有违野生动物天性,鲜有达成目标者。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应当使用人工繁育子代种源”,“有利于物种保护及其科学研究,不得破坏野外种群资源”,但实际上因为标的物受制于人为力,自然对策无从实现,多死不从命而表现极度受苦受难极易死伤,要形成可以作为种源的人工子代谈何容易,更别说可以发展出可观的人工种群满足市场需要了。人类社会上万年的野生动物驯化史,也就驯化了包括狗在内区区可数的几十种野生动物,和同期驯化成功的野生植物相比简直是凤毛麟角,我们怎可在保护的紧迫时日里凭借一朝一夕之力就可取胜,况且既然保护野生动物,就更没有必要无惧代价风险、千辛万苦把野生的转换成人工的。

从各地实践看,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不仅难以有效补充当事物种野生种群,反而对野生种群构成堂而皇之的保护性破坏,其严重程度是受到严格管控的生产性破坏难以企及的。因为主事者要彰显人工繁育、迁地保护的意志力和显性业绩,尽快形成可观的人工种群,很愿意不计野生种群损耗成本,会不断以各种理由、形式从野外抓捕野生动物,以“救护”名义掠走野生动物(包括野生卵等繁殖材料),转而通过人工饲养(室内孵化)等,将其变成所谓的人工种群并声称人工繁育、迁地保护成功。为了应对死多活少困局,多存在抓了死、死了再抓的恶性循环。同时,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以“保护”名分抓捕、救护野生动物,很容易和社会上违法捕猎活动交织在一起,甚至成为保护伞,使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发现、打击和彻底纠正,对野生动物的破坏成了家常便饭,自己还难能自觉,自以为做出了多么非凡的保护贡献。这意味着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不但无助于自然繁育、就地保护,还可能大添其乱,使保护工作误入歧途,不仅迫害当事物种个体,破坏其野生种群自然结构和繁殖力,也破坏所在生态系统和其他物种,严重损害保护对象的利益,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导致保护蹉跎不前、高碳低效。

行之多年的斑海豹人工繁育、迁地保护,抓回多少野生个体不得而知,但本报道称大连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已经救助斑海豹200余只,放生100余只,而从过往信息看当地救助斑海豹的单位远不止斑海豹自然保护区一家。这不由得使人怀疑,野生种群数量本来不大才需要特别保护的斑海豹,在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就地保护的同时,怎么会有那么多斑海豹个体需要救助,所有的救助都是斑海豹真实意图的表达,或者是其除困解危的需要和唯一途径吗,很不见得。就算都需要救助,救活了当然好,反过来有没有救助导致死亡的,如果可救可不救的不救助,任其天性仍在自然种群怀抱里、生活在自然生境中是不是更好,和救助比起来会不会更有利于自然种群的繁衍壮大,尽早实现保护预期。而大连斑海豹自然保护区救助后没有放生的那100多头又到哪里去了,自然保护区灵魂不能如期回归自然的原因是什么,其他救助单位又救助了多少,放生了多少?生活在茫茫大海中的斑海豹,种群数量已经稀少到人可以精准计数,所有的保护性人为损害,也都不能认为是应该,可以忽略不计的。

《辽宁晚报》曾于2018年2月23日报道,一名游客在兴城市徐大堡子欣赏海景时,发现岸边海冰沙滩上有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并报警,后经确认是一只2个月大、长约1米、重30多斤的斑海豹幼崽,体表无伤,活泼好动,说明很健康。但赶来救助的葫芦岛渔政部门相关人员,不是帮助这只可能暂时落单晒太阳或在人看来遇到什么“问题”的斑海豹,回到其自然生境和野生种群会合,而是“将斑海豹抱起来放到整理箱抬到车内”,随后又联系到大连一家海洋保护部门,对方“当即表示立即开车赶到葫芦岛将斑海豹接到大连,使其得到很好的救助保护。”从这一事例看,救护野生动物往往就是迫使其脱离自然生境而成就人工养殖、迁地保护只需,最后成为邀功请赏的保护业绩,甚至进入商业渠道成为赚钱好手,这和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的初衷、预期和以自然之道保护自然的爱心,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总之,以自然保护区旗舰物种为标的进行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与自然保护理念、自然保护区功能十分矛盾。以人们更喜好展示、炫耀驯服自然的人为力,并由此可以获得比维护自然力更响亮的社会影响力、更多的资金投入、项目成果等好处,也不用管控人类活动威胁而更受各方面欢迎看,只要搞了人工繁育、迁地保护,就极易出现一面倒推崇人工繁育、迁地保护的势头,极易形成“自然力”不如“人为力”、“野生”的不如“人工”的、物种复兴希望在“人工种群”而不在“自然种群”等主观倾向,极易放松和边缘化就地保护导致自然生境更大破坏更快流失,极易不断转化野生动物自然种群成人工种群,也极易发生类似这次上百头斑海豹幼崽被盗事件。结果便是“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泛滥成灾,越保护越不自然,越保护越步履维艰,而比这更糟糕的是有一批自然保护区工作者仿佛被人工繁育、迁地保护洗脑,居然不相信自己服务并领取俸禄的自然保护区能真正保护自然,言必谈某某物种除了人工繁育、迁地保护别无他法,简直是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的自然保护区的奇耻大辱。

随着国家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大好。环境与经济协调共生,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可以成为金山银山,自然保护区以自然生态系统见长,心无旁骛履行保护自然的职责,难道还不能成为旗舰物种等自然生态系统构建者的幸福家园,而必须令其离开自然保护区另辟保护蹊径,这其中难道没有不合情理之处和显性矛盾冲突吗,当然有,也应该尽快处理。当前,全党全国都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绿色发展,我们保护自然生态、野生动植物必须紧紧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为千千万万自然对象物的可持续生产发展,创造没有或尽可能少的轻微的生产性人类活动影响、更没有任何保护性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舒心、安全环境。为此,保护理念的纠偏扶正已经是很紧迫的事情了,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尽快实现绿色保护,使一切保护措施都合乎自然规律和保护对象的自然需要,合乎保护目的,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相向而行,而绝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制造人与野生动物、人与自然的新冲突、新矛盾。

尽快形成合乎自然规律、合乎野生动物自然对策的保护理念,不是保护斑海豹一个物种的需要,但希望能以百头斑海豹幼崽被盗为警醒,在斑海豹的保护上带个头。

阅读 2012
会员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