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 正文
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兰坪片区管护成效斐然

媒体:原创  作者:兰坪县林业和草原局
专业号:兰坪县林业和草原局 2021/10/14 9:13:49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兰坪片区管护成效斐然
微信图片_20211009085446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位于云南西北部境内,因怒江(下游为缅甸的萨尔温江)、澜沧江(下游为境外的湄公河)和金沙江(下游为长江)自北向南并行170余公里,故名“三江并流”。“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包括云南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由高黎贡山、白马(白茫)-梅里雪山、哈巴雪山、千湖山、红山、云岭、老君山、老窝山8大片区组成,核心区939441hm2,缓冲区758977hm2。2003年,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江并流”地区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这一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目前,这一区域内栖息着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秃杉、抄楞、红豆杉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兰坪是“三并江流”的重要门户,被誉为“三江之门”。拥有“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8个核心片区中的三个,总面积达924hm2,占全县国土面积21%。其中,老窝山片区375hm2、云岭片区450 hm2、老君山西部片区面积为99hm2。境内有种子植物1515种,属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9种,哺乳动物80种、鸟类167种、两栖爬行类46种。被誉为天然的生物多样性种园和原始物种基因库,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缩影。
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坪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逐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其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管理:

依法保护管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一直以来,兰坪县始终将保护放在首位,依法加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根据国务院新发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以及1999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云南省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和2005年7月1日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云南省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规定,加强综合行政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保障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03    正确处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开发与保护关系。“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坚持“严格保护、适度开发、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依法处理涉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内历史遗留矿产开发清理和关停相关工作。截止2020年底,有序完成“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兰坪范围内矿业权(41宗)注销、停止勘探、开采矿产资源及私挖盗采行为,使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有效修复。为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兰坪县林草局组织专家认真分析公路、旅游基础建设对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严格把关审批程序,并对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原则性建议,在满足公路及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风险,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社区民众参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兰坪县林草局根据“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区域特殊的林农混居情况,采取发放太阳能、节能灶等措施降价森林资源消耗;从管理区域群众中选聘德高望重的人员为生态护林员,建立健全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境内大多居民成为自然资源保护的守护者和受益者,社区民众保护意识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推进。
微信图片_20211009085455    一个优良生态群落的建立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环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兰坪片区管护成效十分明显。

动物种类明显增多。“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兰坪片区记录分布有哺乳动物80种、鸟类167种、两栖爬行类46种。其中,列为国家I级、II级保护的哺乳类动物有16种,鸟类有21种,两栖爬行类有1种。云岭片区滇金丝猴数量增加明显,数量从2003年的260只左右增加到540只左右,占全省滇金丝猴总量16%。

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根据调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云岭片区种子植物141科608属1515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5科14属18种,被子植物136科594属1497种。属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须弥红豆杉、云南榧树、西康玉兰等9种。

下一步,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怒江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兰坪打造“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强化保护优先,遵循自然规律,科学制定“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建立和完善立法、执法监督体系,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引导生物多样性资源向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发展。
02    一是完善管理机构。完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科学管理机制,培养遗产地专业管理人才,进一步建立健全优质的技术管理机制。

二是完善监测体系。加快推进“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珍稀动植物的监测保护,建立固定监测点,完善森林防灾、减灾机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测和信息系统建设;保持和维护原有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功能特征,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三是严控人为干预。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加,将会增加环境负荷,不可避免地带来更多的生态环境安全隐患。因此,将严格控制“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内人为活动,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阅读 3939
会员信息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